一、日常維護要點
1.氧化溝潛水推流器外觀與部件檢查
-外殼與電氣連接:每周檢查外殼銹蝕、損傷或滲漏情況,重點確認電纜線、接線盒連接穩固性,防止松動或脫落。
-清理漂浮物與淤泥:每日清理設備周圍漂浮物及池底淤泥,避免葉輪纏繞或流道堵塞。
2.機械狀態監測
-管路與運轉靈活性:檢查管路及結合處是否松動,手動轉動設備確認運轉靈活,無卡阻現象。
-軸承溫度控制:監測軸承溫度,確保不超過環境溫度35℃,最高溫度≤80℃。
3.潤滑與密封管理
-潤滑油更換:首回運行100小時后更換潤滑油,后續每半年或500小時更換一次,推薦使用32機械油或90工業齒輪油。換油時需釋放油室內壓,排空舊油并清洗油腔。
-密封與軸承維護:每年檢查機械密封磨損情況,若油室含水量超過30%或油量低于80%,立即更換密封件;大修時補充軸承潤滑脂至1/3-1/2腔體,推薦高溫鈣鈉基潤滑脂。
4.電氣防護
-電纜絕緣性檢查:每月測試電纜絕緣電阻值(≥1兆歐),確保密封完好無破損。
-停用保養:設備長期停用時需干燥存放,定期通電檢查防止部件銹蝕。

二、故障排查與處理
-原因:電源不穩定、保護器動作超負荷、葉片雜物纏繞或介質密度過大。
-處理:檢查電源穩定性,排除異物并改善工況;若保護器動作,需檢查負載是否超限。
2.運行中雜音或振動過大
-原因:葉輪與保護圈摩擦、葉輪雜物纏繞、設備基礎不牢或緊固件松動。
-處理:切斷電源后調整保護圈間隙,清除雜物;加固基礎并擰緊緊固件;檢查進水狀態是否穩定。
3.無法正常啟動
-原因:電器失靈、電源故障、電機漏電或漏水保護動作。
-處理:更換或修復故障電器,檢查三相電輸入是否正常;若電機漏電,需烘干定轉子并排除故障點。
4.推流效果下降
-原因:葉輪損壞或堵塞、電機轉向錯誤。
-處理:檢查葉輪腐蝕、磨損情況,清理纏繞物;確認電機轉向與標識一致。
5.漏水故障
-原因:密封件老化或損壞、機殼螺絲松動。
-處理:立即停機檢修,更換密封件;檢查螺絲緊固情況,必要時拆機晾干并測量電阻值。
三、季節性維護建議
-冬季防凍:氧化溝潛水推流器停車后擰開泵體下部放水螺塞,排凈介質防止凍裂。
-夏季防過熱:加強軸承溫度監測,確保通風良好,避免長時間超負荷運行。
四、預防性維護措施
1.季度檢修:每季度對減速機構、電機等核心部件進行全面檢修,記錄維護細節。
2.年度大修:每年檢查或更換電機軸承、機械密封及所有磨損元件,更換O形墊圈。
3.電纜保護:用塑料軟管套住電纜放入水中,防止水流摩擦導致破損。